濮阳网讯(日报记者 王振巍)3月19日下午,全市工业大会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工业大会精神,回顾总结2014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研究分析工业经济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安排部署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强化措施、克难攻坚,努力开创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新局面。 市委书记何雄、市长赵瑞东作重要讲话。市领导李刚、王保华、贾祖贫、邹东波、徐慧前、施留峰出席会议。中原油田领导王寿平出席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刚主持会议。副市长徐慧前作工作汇报。 何雄在讲话中指出,我们之所以高规格地召开全市工业大会,一方面是为了贯彻全省工业大会精神,在今年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通过促进工业经济的平稳增长,带动全市经济平稳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全市干部对工业的认识水平、谋划能力和运作能力,通过加快工业为主的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濮阳科学发展、赶超发展。 对我市今后的工业经济发展,何雄强调三点意见:一要坚持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从世界范围看,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从农业社会走向现代社会基本上都经历了工业化、城镇化这样一个历程,可以说,工业化、城镇化是传统农业社会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道路。“四化”同步当中,新型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整体上来看工业化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工业做强了可以反哺农业、可以拉动城市发展,没有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就会失去有效支撑,信息化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发展经验看,产业发展方向决定城市发展方向、产业发展水平决定城市发展水平,有什么样的产业就有什么样的城市,一个地区根本的、持久的竞争力来自于产业。有很多原来产业比较单一的城市,面对新形势,勇于变革,抢抓机遇,实现了蝶变式发展。我们濮阳由于建市晚、底子薄,工业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资源依赖性强,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低、产业链条短,整体竞争力不够强。尤其是在产业集聚区发展上,还存在布局不尽合理、主导产业不够突出、集聚程度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产业集聚区之间主导产业定位重复等问题。在交通无阻、信息无隔、人才无界、技术无边这样一个新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下,我们要开阔视野、正视问题,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努力破除依赖资源禀赋发展的传统观念,尽快改变我市工业结构相对单一、产业集聚度低的现状,努力建立多元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二要切实抓好工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一是要壮大产业集群。我市目前仅有石化产业达到了千亿级,其他产业规模总量都偏小,与省委大力实施“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发展壮大产业集群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要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优势产业航空母舰舰队,优化产业布局,强化配套,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重点产业集中,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总量提升。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带动示范作用,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要按照链条完整、配套齐全、上下游密切协作的要求招大引强,加快引进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性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二是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践证明,谁更注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谁就能抢占产业制高点。随着国内新兴产业进一步深化布局调整,部分产业从沿海发达省份向中西部有条件地区转移的步伐加快。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晚、规模小、基础差、竞争力弱,我们更应该树立“抢风口”的意识,坚定信心、勇于进取,抢抓机遇、奋起直追,努力在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取得新突破。三是要抓好工业经济运行。要切实加大对我市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支持优势企业多产多销,帮扶困难企业脱困,保障好资金、土地、人力资源等要素供应,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要进一步完善企业服务机制,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加强银企对接,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四是要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要搭平台,在产业集聚区内加强技术创新研发、检测、人才集聚等方面的平台建设,不断完善自主创新体系。要建机制,全面推进政产学研合作机制,掌握市场竞争主动权,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要集要素,推动资金、人才等要素集聚,为自主创新创造有利条件。要重激励,不断改革和完善自主创新奖励制度,充分激发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五是要营造良好环境。搞好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落实各项支持政策,切实为工业发展、为企业生产经营营造良好环境。 三要为工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一是要加强领导。工业经济发展的快与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各部门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快工业发展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断强化对工业发展的领导与支持。各级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职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切实形成推进工作合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工业方面知识的学习,真正做到懂行、专业。各产业集聚区要按照“三专三聚”的要求,抓住关键环节,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工作。二是要完善机制。要继续坚持市级领导分包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等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市级领导联系分包机制。招商引资工作要创新理念,增强针对性、创造性和有效性,同时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建立更加规范、科学的考核机制。三是要转变工作作风。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加快工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全力推动工业发展再创新局面,尤其是“一把手”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经常深入企业了解情况、研究问题,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赵瑞东在讲话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对濮阳赶超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市正处在工业化阶段的中期,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工业是濮阳经济的脊梁,工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左右着濮阳经济的大局和走势。我们必须把工业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新常态思维谋划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六个转变”:一是由传统思维向新常态思维转变。二是由扩张规模向规模效益并重转变。三是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四是由单打独斗向战略合作转变。五是由粗放发展向绿色发展转变。六是由生产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他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艰巨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为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就如何把握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和重点,推进我市工业经济加快发展,赵瑞东要求,一要抓运行,保增长。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尤其是对于我们濮阳这样一个化工城市而言,工业占比较大,一旦工业经济发生波动,势必对全市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所以,抓好工业经济运行,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对于保障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面临很多困难,稳增长的压力较大,我们必须把抓工业经济运行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保持工业经济的平稳增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识适应新常态,把握工业发展规律,研究出现的各种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千方百计抓好工业经济运行,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二要抓调整,提质量。要保持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我市工业体系的深层次矛盾,必须把调结构放在重要位置,以稳增长为调结构创造条件,以调结构为稳增长提供支撑,做优存量、做大增量,推动工业结构持续向中高端迈进,全面提升工业竞争力。一方面,要通过技改扩能等方式,逐步提升现有产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重塑现代工业体系。三要抓项目,增后劲。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要围绕产业发展方向、重点,结合我省启动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双十”计划,按照“开工一批、投产一批、达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实施谋划一批拉动作用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重大工业项目,关键要实施好今年确定的112个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四要抓载体,强支撑。产业集聚区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是改革创新的先行区,是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平台。各县区、各有关单位要按照“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四集一转”的要求,结合濮阳实际,认真落实好省产业集聚区发展年度工作方案,扎实推进我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体制机制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五要抓招商,育产业。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招商引资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进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省长谢伏瞻在全省工业大会上指出,要把对外开放作为工业发展的新动力。对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将招商引资摆到重要位置来抓,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综合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工业项目,加快培育形成具有战略支撑作用的特色优势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六要抓瓶颈,解难题。当前,濮阳工业发展仍面临着资金、土地、环保等瓶颈问题。破解这些难题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改革创新。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国家和省、市统一部署和要求,扎扎实实推进行政审批、国有企业等改革,不断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 赵瑞东最后强调,工业经济发展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密切配合,合力攻坚,要加强组织领导,通力协作,严格督导,营造氛围,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李俊